立法會選舉 LC4九龍西候選人



隨著國安法的推行、完善選舉制度
香港正步向良政善治的新時代
我們需要抱著變革香港的精神
積極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未來的西九龍將有許多規劃變化
西九文化區的落成、舊區重建,都是新機遇
讓市民實現「樂活」、「安居」,迎來更好的生活環境
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
加上自身的拼勁
深信香港可以再次騰飛
12月19日的立法會選舉,關乎我們的未來
請用您的一票,支持鄭泳舜
樂活安居.閃亮西九
Make it Shine, West Kowloon
鄭泳舜
3
樂活安居
閃亮西九

_JPG.jpg)
樂活
擁抱健康
鄭泳舜及民建聯西九龍團隊提倡「樂活‧安居,閃亮西九」的競選政綱,致力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優化社區醫療服務、增加休憩和康體活動空間;增建公屋和居屋,完善社區規劃和市區重建更新,讓人人住好一點、住大一點,讓市民感受到幸福,擁有健康的社區環境。
參選政綱

改善公營醫療服務
-
增加假日門診,延長夜診服務時間
-
增加專科門診名額,加強牙科治療服務
-
增加海外及本地醫生
-
增撥資源擴建及興建醫院,檢視現時醫療聯網模式
-
擴展公私營合作計劃,縮短專科輪候時間
-
擴大醫療券受惠對象,由65歲人士下調至60歲、並增設兒童醫療券
-
善用創科,增加預約途徑,推動病歷電子化
-
加快落實及開設更多地區康健中心
-
開辦由政府或由政府資助的流動社區醫療車服務
-
保留伊利沙伯醫院急症服務,盡快規劃重建用途
增強體質與體育發展
-
體育有益健康和身心,透過運動能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及增進社交樂趣,保持正面積極樂觀心態,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及社區歸屬感。8月東京奧運期間,鄭泳舜發表了「制定2030+ 體育政策及發展藍圖」倡議書,要求特區政府制定十年體育發展藍圖,加快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
-
倡議還包括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促進運動員培訓專業化。在促進全民健康及運動普及化上,要求當局加快興建西九龍地區康體設施。西九龍兩區人口達75萬,按規劃標準與準則,尚欠74項主要運動設施,包括羽毛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等。政府須定期為市民進行體質普查,並研究推出電子運動券,資助市民支付政府或受政府認可機構舉辦的康體活動或課程費用。


保護環境 締造可持續
發展社區
-
為西九龍締造一個健康宜居的可持續發展社區,提倡優化環保配套設施。監察環保署加快完成在西九龍多個旱季截流器工程,包括明年底竣工的櫻桃街大型截流器,防止污水排放出沿海一帶,以改善沿岸水質與氣味。做好廚餘回收及優化垃圾回收設施。推廣食物捐贈,減少廚餘與浪費。
-
加快推動使用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加強電動車充電配套,普及使用電動巴士,並規劃興建綠化走廊,以增加休憩用地,減少社區碳排放。
工作往績
樓價高企、市民上樓難、置業難,民怨重。我促請政府多管齊下覓地建屋,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縮短土地審批及規劃流程,增加短期房屋供應。加快填海規劃、開拓綠化地帶,增加公營房屋用地,為不同收入家庭重燃安居希望。我們成功推動政府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為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基層住戶給予租金津貼。
建公營房屋 重燃安居希望
解決劏房問題,刻不容緩,香港人要有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成功爭取政府提交劏房租管條例,有關條例已獲立法會正式通過,將在明年1月起實施。續租加幅上限方面,成功推動當局提出修訂,由15%下調至10%。
成功推動落實劏房租管
市建局去年啟動兩個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項目,我和團隊聯同居民代表反映意見,其中盛德街項目進展順利。成功爭取政府推出及優化各項舊樓資助計劃,包括「樓宇更新大行動2.0」、「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消防安全改善工程、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等。
推動市區重建 支援舊樓管理
我們成功爭取政府落實兩元乘車優惠措施,讓60歲人士乘坐公共交通時享有兩元優惠,由明年2月27日起生效。我們九龍西人口增加及老齡化,我牽頭成立「關注九龍西醫療服務大聯盟」,推動政府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問題。
關顧長者福利 改善基層醫療
為改善沿岸水質及臭味問題,我約晤官員實地視察,促成政府在九龍西新建4個及優化43個現有旱季截流器,例如長沙灣道與寶靈街新建截流器工程已完工,櫻桃街大型旱季截流器項目將於明年年底落成。我亦跟進美孚、海麗邨、西九四小龍居民的臭味投訴,責成環境局翻新西九龍廢物轉運站,預期四年內完成。
促進綠色環保 改善社區環境
促成政府覓得所需土地,三年內供應1.5萬個過渡性房屋,由我建議的深水埗欽州街西選址的項目,將於明年入伙,讓長期輪候公屋的人士入住。提出資助賓館和酒店改作過渡性房屋,獲特首接納以先導計劃推行。截至今年8月,獲資助的房間總數已達500間。
增建過渡性房屋 突破房屋困局
為推動政府切實解決房屋問題,實現「告別劏房」的目標,牽頭成立「告別劏房行動」,我並提出了告別劏房行動倡議書,提出十項建議,涵蓋短中長期措施,包括制定起始租金、制定劏房單位要求、制定告別劏房路線圖、持續支援劏房住戶、重推N無津貼及支援舊式大廈的管理等。
邁向「告別劏房」 紓緩住屋困難
為了與市民共創健康生活,運動員有更好的體育發展環境,我在東京奧運期間發布了「制定2030+體育政策及發展藍圖」倡議書,提出了逾50項建議。這包括要求政府增建地區康體設施、打擊「炒場」行為、為市民進行體質普查、推出電子運動券、加強在學校推廣體育、增加體育課時、提高各級運動員待遇、強化體育專業支援團隊、在大灣區多辦區域性品牌賽事及建立完整體育產業鏈。本人在立法會相關的議員議案,獲得通過。發表倡議書後公開收集市民意見,並召開了圓桌會議,聆聽業界的聲音。特首其後公布五項推動體育發展措拖,當中包括強化學校體育推廣、設立基金提升運動員競爭力等,回應了業界訴求。
制定2030+體育發展藍圖
當新冠疫情在社區爆發,我們即時實地視察,調度大批防疫物資,派發予受影響的居民,包括少數族裔社群。責成政府制訂更嚴格措施,為免檢疫通關創造條件。成功爭取政府設立更多中下價防疫酒店房間。
站在抗疫前線 力爭早日通關
疫情持續,為提振經濟,我們成功爭取當局推出5000元電子消費劵,振興本地消費。我亦促成政府為食環署轄下街市檔戶及排檔,提供一次性5000元資助,以便安裝免接觸式支付系統。協辦油尖旺購物節,參與商戶包括排檔,推動市民消費。成功爭取優化「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放寬基本工時要求,以支援開工不足的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