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新界西候選人

陳恒鑌團隊決意參選!
他們說:抗爭是為了香港的未來,結果黑暴令市民活在惶恐之中,香港的治安和法治被犧牲;
他們說:為下一代要抗爭到底,結果一大批年幼學生盲目鼓吹暴力,年輕人的前途被犧牲;
他們說:暴亂衝突無礙民生經濟,結果百業蕭條失業率飈升,香港的經濟被犧牲。
如攬炒派奪去立法會和香港的控制權,香港還有什麼?
動蕩不安的香港,何來幸福?
在這關鍵時刻,陳恒鑌團隊堅定向前守護香港,維護一國兩制,絕不能讓攬炒派為所欲為!
陳恒鑌團隊由熱誠務實的民建聯新一代組成,懷著重燃希望的決心,堅決站在正義的一方,凝聚真正愛香港的人,共同跨過逆境,讓香港重新出發!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相信香港可以繼續前行,希望香港仍是我們及下一代的家,9月6日 請支持與你向前 信有希望的陳恒鑌團隊!
陳恒鑌
參選政綱
守護香港,必須守護「一國兩制」
我們相信,要守護香港,必須先守護「一國兩制」,因為「一國兩制」,是對香港現有生活方式和權利的最大保障,亦是香港相對於其他內地城市的獨特優勢。由違法「佔中」、旺角暴動到黑暴之禍,所衝擊的正正就是這穩定香港社會的基石。
為了香港穩定、國家安全,我們堅定不移地支持「港區國安法」。另一方面,香港要前行,就不能再磋跎歲月,不論是房屋、經濟、民生,都要重回正軌;只有這樣,港人才能重拾安寧,在穩定的環境下繼續生活和發展。以下為陳恒鑌團隊的政綱,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認同。
政治
自違法「佔中」起至今日的黑暴之禍,反對派終於撕破過去的「偽裝」,企圖破壞及「攬抄」香港,有反對派政客更明目張膽地勾結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煽動香港獨立,危及國家安全。面對反對派的破壞行為,身為中國香港人的我們認為:
-
支持中央訂立及有效落實《港區國安法》,堵塞香港在國家安全的漏洞
-
盡快就《基本法》23條立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
全面檢討立法會《議事規則》,恢復議會秩序,提升議會效率
-
立法防止惡意透過網絡散播虛假資訊
-
在 8.31 決定的前提下為重啟政改做準備,民主要向前
社會福利
香港雖然是經濟發達的社會,但貧富懸殊、收入不均的問題嚴重,弱勢人士、基層人士以至長者都需要特別關顧;我們認為,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利用資源再分配,充分照顧香港每一個有需要的市民。
-
長者醫療券的受惠年齡下降至 60 歲
-
「生果金」的受惠年齡下降至65歲
-
擴闊「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圍,包括適用於內地醫院以及購買醫療器材
-
全面落實長者友善政策,設置更多長者無障礙設施
-
增建資助長者安老院舍,制訂輪候時限指標,縮短輪候時間
-
增加「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及「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的津貼額,降低申請門檻
-
推動僱主聘請殘疾人士,包括資助僱主購買專用輔助儀器,立法設立「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制度」
-
檢討《僱傭條例》,加強保障兼職及臨時員工
-
發展有系統及專業的公營傳譯及翻譯服務,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適切服務
-
鼓勵主流學校聘用少數族裔人士,加強家校合作,協助少數族裔學生融入
社區環境
良好的社區環境、完善的社區設施,絕對會令市民生活得舒適、便捷,我們建議政府作出全面改善及提升社區設施,令年長人士可安心在社區過退休生活,年輕一代可以充分享受美好的生活環境。
-
審視《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和相關指引,增加、優化社區設施
-
恢復「鄉郊規劃及改善策略」,設立專款專用基金,推動落實鄉郊地區工程
-
定期舉行舉辦「全城清潔大行動」和「全港舉報衞生黑點運動」
-
加強監管外判清潔承辦商﹐改變現時「價低者得」的招標機制以改善服務
-
成立聯合特別職務隊解決建築廢料、四電一腦非法棄置問題
-
在鼠患、垃圾及建築廢料黑點安裝攝影機
-
改善公廁管理及整體設計,引入第三方監察承辦商的表現
-
檢討「鼠患參考指數」計算方法,加強指數的可靠度,引入新的滅鼠科技
-
制訂全面的「綜合蚊患管理策略」,加強防蚊滅蚊工作
-
仿照蚊患指數的方式設立監察蠓患指標,加強市民對蠓患防治的宣傳
-
撥出專款用於「治理蟲鼠」,讓各部門有額外資源用於防治、消滅蚊蟲
-
加快落實「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與啟德體育園計劃,完善體育設施
-
全面檢討《遊樂場地規例》,積極處理表演活動引致噪音滋擾等問題
交通
西各區的交通極待改善,當中荃灣、葵青位於新界西到九龍、港島的交通樞紐位置,道路交通流量十分繁重,因此我們倡議新界西必須進一步發展鐵路及水路交通,紓緩道路交通壓力。另外,交通費佔生活開支日益增加,因此倡議盡早落實青嶼幹線免路費、西鐵減價及免收隧道費,減輕市民負擔。
鐵路:
-
倡建「屯門-荃灣-葵涌-沙田」鐵路,連接新界東西鐵路網絡
-
減西鐵票價,與東鐵票價水平看齊
-
港鐵加設更多「港鐵特惠站」
-
下調「港鐵都會票」售價和增加適用範圍及日數
-
盡早落實新鐵路工程,包括北環線、屯門南延線、東涌線延線三段
-
提高港鐵延誤罰則,在票價機制加入「盈利指數」,設立「票價穩定基金」
巴士及渡輪:
-
推動專營巴士增加更多轉乘優惠路線及跨公司轉乘優惠
-
專營巴士重推「即日回程車資優惠」 以及廣泛推行巴士日票及月票等計劃
-
重開荃灣至中環及屯門至中環的渡輪航線,紓緩陸路交通壓力
-
為離島渡輪設立燃油價格穩定基金,長遠研究將離島渡輪公營化
其他:
-
盡早落實青嶼幹線免路費
-
大欖隧道及西隧減價,公營隧道免收隧道費
-
減車用燃油零售價
-
增加車位,泊車轉乘優惠
-
反對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
研究興建第四條過海行車隧道
-
以「一地多用」原則,物色地點興建智能停車場
經濟及民生
社會要穩定發展,市民要豐衣足食,必須發展好經濟及民生,我們認為政府可加大力度輔助工商業發展,同時透過紓困措施,令身處困境的老闆及打工仔得到幫助。
-
扶持重點產業及新工業發展
-
為「防疫抗疫基金」做好補漏拾遺
-
推動設立「逆境失業援助金」
-
放寬荃葵舊區土地的地積比率及地下空間的使用,鼓勵荃葵舊區重建
-
加快開發和推行各種智慧城市的應用和服務、落實個人電子身份
-
制定長遠小販政策,支援小販有規劃地經營
-
制定民宿管理相關法例,容許郊區居民經簡單審批,將村屋改裝民宿旅館
房屋土地
土地房屋問題,是現時香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現時香港可發展土地不足,樓價節節上升,公屋輪候冊超過25萬宗,再不處理好土地房屋難題,我們的下一代將更難生活、安居樂業。
房屋:
-
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將公屋興建量與「三年上樓」目標掛鈎
-
增加居屋、綠置居供應
-
重推出售公屋計劃
-
盡快實行輪候公屋租金津貼,並研究擴闊受惠對象
-
建立「居屋輪候冊」,讓所有月入低於6萬元的家庭,均獲得一次資助置業的機會
-
研究推行劏房租務管制
-
為租住私樓的納稅人提供「租金扣稅額」
-
將檢討公屋租金周期由每兩年一次改為每三年一次
土地:
-
務實地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興建公營房屋
-
全方位開拓土地,建立土地儲備
-
加快推展各個新發展區,令市民可以盡快「上樓」、「上車」
-
研究上調各「發展密度分區」的地積比率,放寬土地的高度和發展限制
-
除新發展區外,其他增加土地方案,包括發展棕地、填海等,都必須考慮
醫療
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公共醫療系統出現「超負荷」,情況在流感高峰期尤其嚴重;我們認為,除了醫療系統要「擴容」外,政府應該加快推展中醫服務,提供更多元化的醫療服務予香港市民。
-
加大注資到中醫藥發展基金,為香港中醫藥發展打好基礎
-
爭取成立綜合型「公營中醫醫院」
-
將現時18所三方合營的中醫門診納入公營醫療體系
-
增撥資源改善公營醫院門診服務,包括普通科門診、增設通宵門診等
-
要求改善北大嶼山醫院服務,包括加設更多專科
-
開設全面的公營牙科門診服務
-
把更多治療不常見疾病及癌症的昂貴藥物納入《藥物名冊》
-
增加醫護學額,改革海外醫生來港註冊執業機制,增聘海外合資格醫護人員
-
設立「兒童醫療券」
-
分階段為40歲或以上婦女推行免費乳癌篩查計劃
-
為 60 歲或以上長者提供免費的心房顫動篩查
大廈管理
保護環境
要有能夠持續的美好環境,必須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如果因為人們的消耗及經濟活動而把環保工作荒廢,社會終究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所以不論是廢物處理還是處理剩餘食物,我們都建議政府要參考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用新思維解決問題。
-
都巿固體廢物收費需照顧基層市民的承受能力,避免對市民造成過重負擔
-
制定全面廢物管理政策,包括延長堆填區的壽命、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
-
就禁止出售即棄餐具及規管含微膠珠的美容及護膚產品,開展公眾諮詢,制定「走塑」時間表
-
鼓勵大型超市等訂立捐贈協議,制定《好撒瑪利亞人食物捐贈法令》
-
改善廢物運送運作,減少對居民的滋擾
香港雖是國際都會,但在新舊交替的社區,各區都有不少樓齡超過30年的舊樓,管理、維修以及重建的問題不能避免、拖延,我們建議政府更主動地介入大廈管理,協助有需要居民諮詢、保養以至維修居所或居住大廈。
-
成立「大廈維修管理局」,以一條龍方式協助業主處理大廈維修事宜
-
成立大廈維修費用資料庫,讓業主掌握更多維修資訊
-
放寬「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門檻,資助業主聘請專業人士作審計
-
成立「樓宇事務審裁處」以處理樓宇管理紛爭
-
加強打擊無牌或違例賓館,並提高罰則
-
為「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提供資源,解決積壓個案,並引進新技術,提高確定滲水源頭的成功效率
保護環境
要有能夠持續的美好環境,必須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如果因為人們的消耗及經濟活動而把環保工作荒廢,社會終究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所以不論是廢物處理還是處理剩餘食物,我們都建議政府要參考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用新思維解決問題。
-
都巿固體廢物收費需照顧基層市民的承受能力,避免對市民造成過重負擔
-
制定全面廢物管理政策,包括延長堆填區的壽命、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
-
就禁止出售即棄餐具及規管含微膠珠的美容及護膚產品,開展公眾諮詢,制定「走塑」時間表
-
鼓勵大型超市等訂立捐贈協議,制定《好撒瑪利亞人食物捐贈法令》
-
改善廢物運送運作,減少對居民的滋擾
家庭及婦女
家庭是社會組成的元素,而婦女則是家庭中極為重要的一員,我們認為,基於社會傳統和氛圍,現時香港對婦女的重視及支持並不足夠,我們建議由產假到家庭支援,政府以至社會應該全方位做好家庭及婦女的支援工作。
-
透過勞資協商、盡快落實 17 日有薪勞工假
-
設立家長假
-
盡快落實 14 周產假,爭取將產假薪酬增至全薪
-
設立「育嬰津貼」,增加資助生育輔助服務名額
-
擴大課餘託管服務計劃及社區照顧幼兒託管服務
-
制定支援單親離異家庭的政策,例如重設「單親中心」
-
增加對遭受家暴婦女的援助,包括增加婦女庇護中心宿位
-
擴大打擊偷拍行為法例至包括偷拍衣領
教育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教育好每一個孩子,既是政府、教育局和學校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責任;我們認為由大學、中學、小學以至幼稚園,我們在方方面面都要提升教育質素,令孩子、年輕學子成為品學兼備的社會人才。
-
高度關注教師操守、教材及教學方法,保護校園遠離政治,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
-
完善15 年免費教育,提供更多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稚園學額及津貼
-
推動官立及資助學校引入適量國際課程
-
檢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制度,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考試壓力
-
增加教育投資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包括增加大學資助銜接學額
-
加強支援特殊教育和照料學習差異兒童,包括在收錄較多特殊學童的幼稚園開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常額職位,推動專業團隊提供到校支援服務。
青年發展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處於成長的最重要階段,需要政府、社會各方人士的好好扶持,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在學業、就業以至創業方面,都對青年作出最好的支援;只要青年發展得好,香港以至國家亦會好。
-
增加職業教育課程學額,加強推廣職業教育的認受性及改善職業訓練課程
-
增加學生參與內地和海外交流及實習的機會,擴闊年輕一代的視野
-
為青年設立償還學生貸款扣稅的安排,以減輕他們的稅務負擔
-
全面豁免須經過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及「專上學生資助計劃」中「生活費貸款」的利息
-
除現行協助青年創業的「青年發展基金」外,當局應研究透過成立基金、提供擔保或鼓勵市場為青年創業提供「免息貸款」,協助青年籌集創業所需的啟動資金
-
增建青年宿舍,紓緩青年住屋問題
兩地議題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兩地經濟、民生關係密不可分,處理不好兩地關係,不但影響到港人與內地同胞的感情,亦會妨礙到香港的經濟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香港應該把握好機遇,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
爭取本港銀行可向港人提供大灣區自住物業按揭服務
-
研究鼓勵及協助本港有經驗的機構,在大灣區城市興建長者安老小鎮
-
在更多主要口岸實施 24 小時通關
-
加強與內地執法部門的情報交流及聯合行動,共同打擊走私、水貨活動
-
要求兩地監管當局嚴格監督赴港旅行團業務,遏止不合規範的旅遊經營者
-
優化旅遊設施,避免旅客過度集中個別社區,影響當區居民生活
善待動物
動物是人類最佳的朋友,不少市民都視自己所照顧的動物為親人,香港應該與時並進,從法例、執法以至保護方面更善待動物。
-
盡快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以加強保護動物
-
成立「動物警察」隊伍,專責調查動物受虐待及被遺棄案件,加強前線執法人員對處理動物被虐待個案的能力和警覺性的培訓工作
-
設立「舉報虐待動物專線」
-
增撥資源推行「捕捉、絕育、放回」計劃,減少以「人道毀滅」方式處理流浪動物
地區政綱
所謂社區無小事,一個真心為市民的從政者,除了要關注全港政策,亦要照顧到不同地區的居民需要,我們認為不論是社區的交通、泊車、噪音以至海濱水質,都要致力改善,務求使地區居民能夠「住得更好」。
-
改善荃灣海濱水質
-
增加荃灣區內泊車位
-
推動荃灣繞道擴建工程,緩減荃灣區內高速公路的車輛噪音問題
-
於荃灣區內試行發展另類停車場,例如橋底停車場或以新科技興建多層停車場
-
葵青貨櫃碼頭引入岸電設施、停船「熄匙」
-
爭取、落實興建東北葵興綜合大樓
-
全面改善東涌交通,並要求盡量降低東涌到外區的交通費
-
爭取於將來的東涌東站興建道路,與愉景灣之間提供接駁道路
-
其他離島對外交通費昂貴,政府應考慮提供補貼
-
設立「上坡改善工程基金」,加快推動上坡地區的升降機及扶手電梯工程
宣傳
![]() | ![]() | ![]() | ![]() |
---|